即时:张涛:在头发丝1/600大的孔隙中找气
(资料图)
文 | 栗倩玮 “今年年初以来,长庆采气二厂已在神木气田擒获3口无阻流量破百万立方米井,实现了储层钻遇率、有效储层钻遇率双提升。
文 | 栗倩玮
“今年年初以来,长庆采气二厂已在神木气田擒获3口无阻流量破百万立方米井,实现了储层钻遇率、有效储层钻遇率双提升。”6月6日,长庆采气二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张涛介绍,“这与地质团队全面跟踪水平井钻井进展密不可分,保证了第一时间分析调整、第一时间措施见效。”
工作初期,张涛的研究对象为榆林气田,这里是储层发育稳定、厚度大、物性好的常规砂岩气藏,采收率可达70%以上,采用直井便可实现效益开发。2018年,张涛岗位调整,研究对象变成了神木气田和米脂气田的致密气藏。在这里,天然气存储在比磨刀石还要致密的岩石中,平均孔隙大小仅有头发丝粗细的1/600,发育不稳定、厚度薄、物性差等问题造成单井产量低,递减率大,采收率不到30%,开发难度成倍增长。
尽管面对各种挫折与困难,但致密气开发等不得、慢不得。据统计,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占天然气资源总量的80%以上,资源量大、分布广,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,也是长庆油田接替常规天然气资源、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为攻克致密气开发中的技术难题,张涛常年奔波在众多气井之间,陕北高原的天寒地冻、鄂尔多斯盆地的风沙热浪他早就习以为常。“搞致密气开发,必须扑下身子仔细分析每口井。只有功夫下到了,才能获得新认识。”张涛表示。提及采气二厂3000余口气井的任意一口,各项数据指标他都了然于胸。
“从常规气藏转到致密气藏,最为关键的两把‘利刃’是一体化攻关、立体化开发。”张涛总结说。面对技术瓶颈,张涛团队用“庖丁解牛”的方式对砂体逐级描述,建立起储层分类评价标准,并开创性地将三维地震技术运用到随钻导向和压裂改造中。通过三维地震技术给地层做“CT”,透视天然气在地下的分布情况,模拟寻找天然气“甜点”。地质、地震、工艺一体化集成攻关,能让技术人员掌握天然气在地下的分布情况,找到相对优质的储层,储层预测符合率总体达90%以上,水平井气层钻遇率提高10%以上。
“油气田上每一个技术难题,都蕴藏在地层深处,必须依靠技术从复杂的地质构造里破解。”张涛说。双42-48H3井是神木气田一口致密气水平井,在水平段钻至1112米时,录井岩屑显示由砂岩变为泥岩,钻速大幅下降,情况不容乐观。这时,张涛判定水平段已由砂体底部穿出,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微相特征,随即下指令增斜向上钻进。不久后,钻井显示持续向好,水平段轨迹重回优质储层。
以神木、米脂等致密气田为“试验田”,长庆油田已逐步探索形成了“储层描述、地质导向、钻井工程、试气改造”四大系列19项配套核心技术,使久攻不克的Ⅱ、Ⅲ类储层从无效变有效、低效变高效,加速推进致密气开发进程,实现了规模开发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