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视讯!担当精神铸就高质量发展——中润煤业担当文化综述

00:19

从200万吨产能扩增到1200万吨,建矿以来,河南能源集团中润煤业艰苦奋斗,逆势突围,成为千万吨级的特大型露天煤矿。

多年来,中润煤业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、荣获煤矿安全高效矿井(特级)荣誉、成功创建新疆自治区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、荣获新疆自治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最佳实践单位……企业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。

中润煤业以扎实奋进与创新精神承载着国企的责任与担当,在荒凉戈壁中实现了凤凰涅槃、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河南能源在疆煤矿工人创业史。


(资料图)

一、担当文化的凝聚与传承

刻进骨子里的担当“基因”

2009年6月,中润煤业开工建设。当时的矿区是一片无人地,目之所及全都是茫茫戈壁,红暗色的砂砾一望无际。

自然环境十分恶劣,基础条件更是全无,驱车前往矿区都需要GPS定位才能找到方向。当时的入矿须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,步行出门必须拿红色信号旗,绝对保证手机不能断电,方便自己和同伴能互相找到。

6月的准东正值酷暑,人员顶着室外40多摄氏度的高温、飞沙走石的狂风开工建设,打电话要跑到最高的沙坡上才有信号;几顶帐篷,几间地窝子,就是大家的宿舍……

恶劣的环境,招人难留人更难。老职工被家属极力劝说回家;新入职的职工坦言,对新疆的憧憬和好奇,在荒凉的戈壁滩被打击的粉碎。第一批职工来来往往,留下的仅有32人。

能坚持留下来,就是为企业作出最大的贡献。第一批坚守的奋斗者,牢记建设一座新煤矿的责任和使命,毫无怨言地投入到工作中。

现任生产副总的陶学伟是当时选择“逆行”留在中润煤业的大学生。

2009年,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仅一年的陶学伟成为一名技术员,作为煤矿专业的高材生,他本可以在内地有着更舒适的生活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当他听说河南能源集团在新疆要建一座新煤矿,急缺技术人员时,主动请缨,逐梦边疆。

当时矿里技术人员极度缺乏,他担负着矿区基础测量、生产设计等工作,背着10公斤重的测量设备,奔波在矿区,整条线路一趟下来就要七八个小时……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9点跑现场,晚上加班写材料、做设计、出图纸,最大的心愿就是这个大型露天煤矿能够早日建成。

当地有句谚语:“地上不长草,风吹石头跑。”人们在这里谈风色变,该矿职工许现伟对亲身经历的一场沙尘暴至今还心有余悸。

当时许现伟正从中润矿区去往边境检查站的路上,忽然天色黑了下来,剧烈的狂风瞬间将视线淹没,车辆剧烈摇晃。他刚想办法停住车,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就卷起硕大的砂石把汽车的挡风玻璃砸穿,冷风挟带着石块从破碎的窗口飞入,他只能蜷曲到汽车座椅背后,一动不动。风沙过后,汽车座椅中间堆满沙土,许现伟半个身子都被埋了进去。

第一代中润人奋不顾身地在恶劣环境中坚守、奋进。6月建矿,9月试生产出煤,准东戈壁见证了中润效率,认识了中润速度,更领略了中润的担当精神。

这支队伍中有跳入齐腰深的积雪中肩扛光缆的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张述强;有斗志不减,从青海高原转战新疆戈壁的郭鸣翔;有放弃公务员岗位,随同丈夫征战戈壁的孙宏玲……他们扛起了河南能源在新疆准东戈壁发展的大旗。

在艰苦的环境中,勇担使命、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了中润煤业担当文化的雏形,顽强拼搏的劲头刻在了中润煤业的创业史中,铸就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“基因”。

点燃绝境求生的担当“火苗”

当奋斗的基因遇到了生存大考,中润煤业人的担当精神在聚变的力量中再次升华。

2018年,中润煤业因证照不全处于停产边缘。时任中润煤业负责人李璋在听到消息后,一夜之间血压直接飙升至180mmHg,职工们也是忧心忡忡。

是躺平、观望,还是争取?

中润煤业党总支紧急上会讨论,这么优质的资源怎么办?前期大量投资怎么办?这么多产业工人怎么办?在会场当即拍板定下了“绝不坐以待毙,坚决拿下400万”的目标。全体职工都投票支持,他们众志成城,用实际行动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。

中润煤业党总支一方面做好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,安排部分职工外派到兄弟单位交流学习;另一方面,集合骨干力量,组成了手续办理“突击队”,全力以赴跑办400万吨/年证照手续。

长期停产,资金短缺,职工工资是借来发放的,出差的经费是跑办手续的三个人自掏腰包凑齐的,办理人员从乌鲁木齐追到哈密、赶回准东、再到昌吉,一天将近1200公里行程成为日常。

创新、改革、坚持、奋进,中润煤业争取到了产能调整机会,从200万吨成功逆袭到400万吨,拿上合法手续矿井的“入场券”。接待中润煤业的一名相关部门领导表示,中润煤业很了不起,濒临关闭又绝地求生,是有潜力做强做大的煤炭企业。

2018年是中润煤业发展历程中的分水岭。

成功逆袭的中润煤业,这份担当精神的“接力棒”从第一批创业人员的手中传承了下来,奋斗的基因经过多年磨砺,成为耀眼夺目的精神图腾。

擎起高质量发展的担当“烈焰”

2021年以来,“能源保供”、“产能核增”成为煤炭企业新的使命担当,站在时代风口的中润煤业紧抓机遇,迎难而上,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。

2021年11月,在滴水成冰的严寒中,中润人用14天完成地面生产系统的改造;2022年4月,冰雪初化,中润人用时46天顺利通过800万吨/年生产能力现场核查;2022年8月,40多摄氏度的高温酷暑,中润人用时42天建成投用混煤运销系统,实现单日产能3.3万吨的阶段目标。

酝酿,论证,实践,过程历经波折,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中润人团结担当的力量。

800万吨/年生产能力现场认定期间,一名副总现场专盯,连续数日在设计院“打卡上班”,步步紧跟,硬是用“蹲点”的方法将核定报告“赶”了出来。在800万吨和1200万吨两项核增手续办理的过程中,采用“多线并行、压茬推进”的方式,优先拿下了800万吨/年证照手续,持续稳步推进1200万吨/年的证照手续办理……

不等不靠、敢为人先,中润煤业的担当精神在企业发展壮大中不断传承、积累、沉淀、升华,在继承中发展,在发展中创新,在创新中壮大,紧紧攥住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。

二、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

没有担当精神的发扬和接力,就没有中润煤业的产能核增,也就没有现在高质量发展的从容自信。在中润煤业,担当精神体现在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。

党委的担当

高质量党建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。

党委的正确决策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建矿的第一天,中润煤业就成立了党支部。多年来,从党支部、党总支到党委,中润煤业党组织的担当精神从未褪色,愈发深邃。

2021年10月,中润煤业紧抓机遇,以优质产品保持了“中润价格”,叫响了中润的煤质品牌。2022年,该公司党委书记邓建通过电话沟通,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,争取到核增手续的有力政策,促进中润煤业在第一时间通过了1200万吨现场核定。

正如邓建所讲:“责任重大,使命在肩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我们就是要在观念上先人一步、行动上快人一拍,发扬担当精神,才能把工作干好。”

岗位的担当

万涓成水,汇流成海。守住岗位,乐于奉献,是众多中润煤业职工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,诠释担当的有力呈现。

董素芳是一位“来了就不打算走的”女职工。2009年,年仅22岁的董素芳几经辗转来到了中润煤业。到矿后,她才发现自己这里唯一的女职工,环境的恶劣和家人的极力反对,让从没出过远门的她在深夜哭了无数次。最终,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。数年来,她经历了多岗位磨炼,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多面手。

“干煤矿哪有不吃苦的。”该矿职工江杰的这句话,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。2015年,作为采矿专业的高材生,江杰听从家人建议,辞掉北京的工作来到中润煤业。跑现场、蹲一线,江杰始终奋斗在一线岗位。2018年,在企业低谷时分,他拒绝了其他企业给出的高薪岗位,毅然选择留了下来。一个人撑起了一个核心科室,充分的锻炼也使他迅速成长成为现在的技术能手,以实际行动了诠释了岗位担当。

在中润煤业,这样的职工比比皆是。正是大家劲往一处使,在岗位上干实事,勇担当,凝聚成为强大合力,才有着现如今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。

青年的担当

近年来,中润煤业青年职工队伍壮大,90后逐渐成为干事创业的生力军。

张一欣,是筛分车间的一名检修工,也是2021年河南能源集团公司劳动模范,“肯吃苦、拼命干、成长快”是他身上的标签。2019年,退伍后报名加入中润煤业。在筛分车间检修岗位上,被很多的先进事迹打动,他不怕苦不怕累,如饥似渴地学习检修技术。

有一次,车间皮带电机出现了故障,老师傅们束手无策,只能等待厂家上门检修。可生产等不下去,张一欣看到后,把设备说明书翻个底朝天,频繁联系厂家,通过视频指导,一遍又一遍的摸索、尝试,终于连夜修好,最大降低了对生产的影响,工友们对他也是刮目相看。

在青年职工队伍中,有严守矿区疫情“第一关”的保卫人员,有顶风冒雪、在冰天雪地中指挥安全生产的现场巡检人员,有勤学善用、贡献青春智慧的管理人员……从60后到80后,再到90后,担当精神在这里传承、发扬、光大,企业更加朝气蓬勃。

创新的担当

创新才能把握时代、引领时代。

在企业发展各个时期,中润煤业始终坚持推动创新发展,一个个创新项目在中润落地开花。

无人机航测技术,在新疆准东被中润煤业率先用于露天煤矿生产测量技术,具有省时、高效、准确、四维绘图等优点。2019年,中润煤业经过多方调研论证,决定开展航测技术应用,一方面选用合适设备,另一方面将技术人员送到内地培训学习,培养出一批熟练能手,在现场反复摸索直至成功应用。现如今,航测技术的重要作用充分证明了当初的远见。

2020年,中润煤业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。

2021年,中润煤业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,确定多项重点推进科技项目,实现了研发费用归集“零”和加计扣除“零”的双突破。

2022年,中润煤业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,成功创建新疆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,荣获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(特级)荣誉。

社会的担当

作为国有企业,中润煤业的社会担当未曾停步。

热力用煤保供、扶贫煤捐赠、对口帮扶乡村振兴……一件件回馈社会的公益事业,体现了中润煤业“国之大者”的担当责任,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。

文化兴则企业兴。担当精神在中润煤业的扎根结果,不仅是激活企业发展的“一池春水”,也是全体干部职工力量的凝聚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中润煤业干部职工激情高涨,誓将担当精神作为奋斗道路上的“发动机”和“助推器”,以担当谋实事,用作为强发展,共同创造中润煤业新的、更大的辉煌!(魏鹏、李国龙、张玉丹)

关键词: